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资讯 > 正文

副c北斗阵容搭配

六六下载网 发布:2024-09-30 13:47 22


接下来,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副c北斗阵容搭配的问题。现在,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副c北斗阵容搭配的话题。

副c北斗阵容搭配插图

原神北斗主c还是副c都可以,可以组成不同阵容:

1、北斗主C阵容推荐

原神北斗主C阵容推荐是北斗、凯亚/重云/七七(挂元素工具人,先挂冰后上雷打出超导,能够无视30%防御持续8秒)、琴(奶妈/聚怪,如果挂冰的是七七,可以考虑带风主或者是砂糖)、香菱(副c,锅巴/大招发射器)。

2、北斗副C阵容推荐

搭配角色是:公子+行秋+菲谢尔+北斗,双水双雷角色,高频触发感电反应,有伤害又有控。命之座最好是二命以上,二命北斗的大招闪雷伤害可以额外弹跳2个敌人。要打魔王武装的朋友,可以考虑。

原神北斗圣遗物搭配推荐如下:

推荐一:如雷的盛怒x4

分析:最优解搭配四件套,加上感电超载等可大额提升伤害。

推荐二:角斗/如雷/平雷/宗室

分析:全部都是2+2搭配,平雷提高抗性,宗室提升爆发,凑不齐如雷可以用这个。

原神北斗角色定位及组队推荐公测版北斗副C队伍搭配分享

原神公测版北斗队伍怎么搭配?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北斗的队伍构建思路及承担副C位置时的队友选择推荐,感兴趣的玩家们一起来看看吧。北斗队伍搭配推荐

主要内容:

1.北斗角色定位:顶级的副C

1.1 为什么是副C:只有在副C位置上才能完全发挥北斗的潜力;

1.2 那么主C应该练谁:香菱、可莉;首推香菱;

1.3 为什么主C要是火属性角色

1.4 五个雷系角色的对比:刻晴、雷泽、丽莎这三个当不了副C,皇女为什么比不上北斗

(温迪阵容除外,温迪阵容:可莉+皇女+温迪+奶)。

2.北斗该什么时候培养?

前期就可以开始当主力培养。

主要培养香菱+北斗

北斗无论是野外探索、BOSS、深渊都有着非常优秀的发挥

联机不行,不过联机用香菱就完事了

3.北斗装备选择

目前的装备来看, 雨裁 是最适合副C北斗的武器;

圣遗物套装效果优先级很低,随缘就行。推荐雷2件、攻击、暴击、元素战技+20%。

时钟:攻击

杯子:雷伤

帽子:暴击

3.北斗副C阵容配置思路(这里主要是考虑怎么上限才最高)

香菱(可莉/卢姥爷)+北斗+莫娜(下位行秋)+七七(下位芭芭拉)

原神2.0北斗详细养成攻略

原神北斗在2.0版本北斗的武器和配队都有所改变,有些玩家还不清楚怎么玩,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原神2.0北斗详细养成攻略,一起来看看吧。

原神2.0北斗详细养成攻略

养成推荐:

弹反机制手感极佳且伤害倍率高、适合以副C入队,战斗能力非常不错!

主词条推荐:

时之沙:攻击加成/元素充能

空之杯:雷伤加成/攻击加成

理之冠:暴击加成/爆伤加成

副词条:双爆加成/攻击加成/元素充能

天赋加点推荐:

优先加点元素爆发与元素战技(QE)

适用阵容:

1.北斗对于雷系的辅助能力非常不错,搭配双雷能够组成战力不俗的爆发队伍。

2.命座要求相对较低,实战操作首先要学会使用弹反刀。

3.元素爆发为脱手后台攻击模式,因此可以搭配其它元素后台C来丰富输出方式。

4.双雷共鸣大幅优化充能表现与减少敌人水附着效果,能打出更高频的感电。

5.北斗同时兼具输出/护盾/弹反/爆发/后台输出机制,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副C角色。

6.大世界探索中携带北斗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游泳所需的体力消耗。

原神北斗副C怎么玩

在原神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机制和技能,玩家们会根据他们的能力来进行定位,不同定位的同一人物也是玩法不同的,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北斗副C怎么玩吧。

原神北斗副C怎么玩 北斗副C攻略

游戏中,北斗非常适合副c这个定位。

等级:低于主C10级左右。

武器:和角色等级相同,雨裁,钟剑都可以。其中雨裁为什么推荐给副C?

雨裁在我看来是一个较为矛盾的武器,元素精通就是为了打元素反应,元素反应完成后,元素附着则会消失,那武器被动技能就失去作用,敌人总不都会是史莱姆,面对无属性敌人,主词缀和武器技能往往只能取其一。

圣遗物:+12及以上,紫装即可。元素精通和攻击力为主。

教官/乐团+角斗士/如雷,或者如雷一套(需要个加元素精通的沙漏最好)

由于副C的北斗主打元素反应,而由雷元素所触发的伤害,由触发者的等级和元素精通有关,所以不必追求暴击率,暴击伤害和雷元素伤害。

天赋:主升弹反(使用频率高),副升大招,普攻不升。全技能优先度低于主C。

配队:北斗由于其特性,是个非常强的自由位,只要敌人有攻击欲望,那作为副C的北斗就有上场的空间。个人觉得非常契合北斗的几个角色:行秋,香菱和重云。

好了,今天关于“副c北斗阵容搭配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“副c北斗阵容搭配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

0